客戶至上 誠信經營
Product category
綠色“革命”之火何以燎原
“筆記本用久了打算處理掉,但不知道可以‘扔’到哪里”,市民黃日前向記者道出這樣的苦惱。如果打算更換新電腦,會怎樣處理哪些廢舊的電腦呢?如今,不少用戶的答案是拿去賣場“以舊換新”,或者是賣給廢舊物品回收商。
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戴爾就在國內推出電腦收回服務,聯想、惠普等pc*亦緊隨其后。然而,經過近三年的發展,以企業為主導的電腦收回計劃卻發展緩慢,知道并真正將廢舊電腦拿到廠商回收服務點的國內消費者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各大pc廠商盡管呼吁環保節能,但主要的著力點還是在產品上,而電腦回收這部分卻談得不多。
我國廢舊電腦問題日益嚴重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電腦的淘汰量達2000萬臺以上。由于電腦產品更新換代相當快,一臺電腦平均的壽命約為1~2年左右,未來的10年間,電腦的增量將在25%~30%左右,因此,在未來,國內有待處理的廢舊電腦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環保團體表示,從環境的危害看,廢舊電腦的組成中,只有顯示器和線路板,回收處置需要較高的工藝,回收不當將造成環境污染。但由于銅、鋁、鋼鐵、塑料等占計算機的90%。這些材料的回收,如果是以手工方式拆解和分揀,不涉及化學過程,不僅對環境不造成污染,而且資源回收率較高。
從2005年開始,業界人士、媒體、環保團體等都表示,合理地處理廢舊電腦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并且能帶來一個新興的產品機會;并且相繼呼吁,希望國家盡快出臺對廢舊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處理辦法和管理規定,然而,經過幾年時間,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制定與出臺的進程仍相當緩慢。
相關法律空白 電腦收回難推
據了解,在去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出臺前,國內廢舊電腦收回主要是由pc廠商來負責。2006年,戴爾首先在國內推出電腦收回服務,隨后,聯想、惠普等pc*相繼推出類似的回收業務。不過,目前收效一般,回收率遠未達到廠商當初宣稱的數字。
“一方面是國內用戶對這方面缺乏認知,另一方面是pc企業對成本龐大的問題下‘說的比做的多’,zui為關鍵的是,我國在廢舊電腦回收方面還未有相關的法律與規定出臺”,業內人士張道出了當中緣由。